能从天象中获得陶寺地址,好派人寻找这件‘圣物’,以示自己有向尧舜德行之心!

而其他皇帝对尧舜用过的圭尺并无兴趣,只专心天幕内容。

汉帝刘彻饶有兴致地瞻望天幕演示的陶寺观象台用法,依次将冬至、春分、秋分及夏至的分辨方法一一演绎,听到天幕说陶寺观象台是世界第一个观象台时,不禁击节赞叹:“尧舜禹大才也!”

说罢脸上笑意一收,面目突变冷峻威严,对侍臣下令:“传令各郡,民间有仿造尧舜灵台者,重法处置。”

“诺”

汉帝刘彻微眯起眼,开始正视天幕给朝廷带来的利弊,天象之观,岂能让庶民知之,更论掌握?

天象观乎历法,皇帝为天子,是万道正统,当朝历法仍沿用秦朝‘颛顼历’,以十月为一岁之始,但汉岁之朝又分注三朝,指‘岁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’,用来区分秦历正朔。

想到太史令曾上言近年来历时与秦时天象有所不同,农人耕种时节混序不清

汉帝刘彻坐在垫上,耳听天幕评见,心下却在思索,自己身为天子,当重新确认整岁正旦,待历法完整,再由他颁布于天下,由此指导天下农耕,保田地丰收,使万民浴天子恩德。

对于汉帝重法下令,身后的臣子皆是赞成,历法乃国本,岂能外泄!

见侍臣领命,众臣子又重将注意力放回天幕上:【尧舜等共主透过宽窄不一的天柱缝隙,观察太阳和星空,掌握历法,指导农耕,定祭祀时节。

古人认为,天象星斗的指引,让他们在大地回春时,躬身耕种,待天狼星闪烁时,于秋丰收,养活家人;

于是古人祭祀天地,认为天地滋养万物,万物应敬天地;又谢先祖,以血肉之躯开辟农田,建立屋舍,使后人有栖可息。

在祭祀当日,共主立于‘天下中心’虔诚祭祀,与天对话,共祈先祖,将人跟天跟神明先祖连接在一起,共同遵守对天的敬畏,及祭祀神灵先祖的文化信仰,以德行为纽带,在各部族间建立一种相对平衡的秩序,形成了公天下的社会秩序。

这就是国家体系的源头,具有文明性质的文化,我们有共同的信仰,共同的遵守,为了更好地生活,我们团结在一起组成联盟,建立共同认同的世界秩序。

天下共

章节目录